
10月30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T3航站楼正式投运。这座以“花开羊城·羊城花冠”为设计理念、总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的航站楼,年旅客吞吐量将达1.2亿人次。其中,T3航站楼的“花冠”造型不仅是建筑美学的呈现银易配资网,更暗藏复杂的施工挑战。
在T3航站楼8片曲面“花瓣”中,涵盖4大专业42个子系统机电施工,管线排布与空间利用的协同难度极高。作为T3航站楼机电施工统筹单位,中建安装项目团队依托自主研发的智慧建造协同平台搭建全专业三维模型,提前对综合管线进行毫米级深化设计,可视化“量身定位”后将管线藏入吊顶夹层。
“施工人员扫码即可查看模型交底银易配资网,不仅化解千余项管线冲突,更让旅客通道净宽、高度较设计标准多留10—15厘米,实现建筑造型与通行舒适的无缝融合。”项目技术负责人苏景阳说。
民航行李分拣系统是保障航班正点、旅客体验的“生命线”,而T3分拣区13.5米净高空间内,四层设备轨道、1.5万平方米钢平台上的2500余根吊杆,与规格多样的机电管线交叉穿插,如同“巨蟒穿梭竹签阵”,碰撞风险直接影响机场运转效率。
针对这一核心难题,项目团队创新采用协同安装技术,将机电管线、钢平台吊杆与行李系统模型精准叠加优化,通过三维可视化模拟预判所有交叉点位,最终实现分拣系统“零碰撞”安装,为机场投运后行李分拣高效运转筑牢基础。
在旅客“看不见”的施工细节里银易配资网,品质与安全同样有赖于科技创新。面对管线密集、高空作业风险高的挑战,智能支吊架技术研发装配化组合支撑系统发挥重要作用。团队将支架拆解为7类标准“积木”,配合自动调平技术,在地面完成完整支撑架拼装后整体高空吊装。
“这不仅使高空施工时间减少40%,更让支架安装牢固规整,让旅客头顶的‘隐形工程’既安全又可靠。”项目负责人任宏说。针对弧形屋面的弯曲区域,团队研发“弧形管线工具”,让直线管道精准适配曲面建筑,较传统施工节省60天工期;就连天花板灯具也采用可调式支架,安装后成排成线、高度一致,既保障视觉整洁,更避免后期维修反复拆改影响旅客空间。
项目团队研发的BIM元模算量平台,打通“深化设计—模型计量—物资采购—合同支付”全流程数据链,高效完成300余万个构件的建模、编码、计量与分析,大幅提升工程量清单编制效率与质量。“凭借这一系列技术创新与实践,T3航站楼项目成为全国首个同时符合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与民航标准的机场智能建造范本,并斩获2025年度buildingSMART openBIM国际建筑施工类唯一大奖,为我国机场智能建造提供可复制的‘行业标杆’。”项目智慧建造负责人柯能说。
作为全国领先的绿色三星航站楼,T3航站楼的“舒适感”更藏着科技赋能的绿色温度。走进出发大厅,满眼绿植如同沉浸式森林公园,体感温度始终保持“如春”舒适——这源于中建安装打造的“冷源中枢+智能空调”节能双核:供冷管线裹覆防腐保温层沿地下管廊输送,最大限度减少冷量损耗;空调系统通过智能群控实时预测客流,动态调节温度,客流密集时适度降温保障舒适,客流减少时精准控温节省能耗,一年可节约近800万度电,相当于4000户家庭全年用电量,实现“舒适体验与绿色节能”的双向共赢。
南方+记者 邵一弘
通讯员 洪彦银易配资网
长宏网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